礦山“變美”記
——冀中能源峰峰集團九龍礦扎實推進環保工作紀實
今年以來,冀中能源峰峰集團九龍礦深入踐行生態文明和低碳綠色發展理念,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貫穿于礦井安全生產全過程,扎實做好環境治理工作,傾力打造綠色礦山。
美化廠區環境
該礦持續開展環保亮點工程創建活動,圍繞“穩、實、規、謀、新、績”六字方針,解放思想、群策群力,不斷美化廠區環境。
——機電區對生活污水處理站墻壁彩繪進行重新上色,在大門兩側繪寫“讓藍天與綠水常在,使美麗與發展同行”宣傳標語,美化了生活污水處理站的作業環境;
——運輸區將 60 多米的廢舊皮帶修剪、打磨、刷漆后,鋪設在磁西車房至翻罐籠中間路段,解決了該路段坑洼不平、雨后淤泥積水嚴重的問題;
——營選區將廢舊皮帶裁剪刷漆后,安裝在卸灰箱體破損處,并對電機、通風管等輔助設施進行粉刷,改善了選煤樓整體作業環境;
——制修科對廢鐵屑收集箱進行翻修,利用舊塑料網集裝箱作為主框架,并在頂部制作推拉門,經過除銹、刷漆使之煥然一新,有效預防了鐵屑揚塵;
——后勤服務部在平安大道加裝照明燈 1 套,在雪松路、澡堂門前、機關樓前、東西任務交辦樓前各新增景觀燈2套,進一步亮化了廠區環境。
高效利用礦井水
該礦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探索礦井水利用新途徑,實現了環保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提升,闖出了一條礦井水排放新路子。
他們建設井下礦井水超磁凈化系統,與普通的沉淀和過濾相比,該系統具有無反沖洗、分離懸浮物效率高、工藝流程短、占地少、運行穩定、費用低、處理效果良好等特點。經過超磁分離機處理的礦井水,流入井底水倉,再由水泵排至地面,通過管路排至鳳凰山進行林灌、農灌。
——鋪設管道 7000 米,疏通了鳳凰山、李兵莊兩條水路,形成了互備共用“兩條腿走路”格局;
——在周邊村莊鋪設 PVC 管路,形成灌溉水網,終結了上萬畝土地靠天收、不種小麥的歷史,使旱田變水田,薄收地成為噸糧田;
——配合礦區政府將礦井水輸送到北部新城,成功打通了第三趟輸水大動脈,形成了農灌、林灌、濕地用水的穩定格局,解決了非農灌季節礦井水去向難題。
綠化亮化矸石山
為穩步推進矸石山綠化治理,降低矸石山揚塵,該礦堅持“因地制宜”“一面一策”的治理原則,鞏固現有矸石山治理成果,進一步謀劃矸石山綠化治理工作,對綠化薄弱區域采取成本低、見效快的措施進行綠化提升。
——成立專職矸石山綠化養護隊伍,制定矸石山綠植噴淋、養護管理制度,保證矸石山綠植成長所需的養分、水分;
——對現有噴淋系統進行升級改造,解決大噴槍噴淋帶來的水土流失、沖刷植被的問題,在噴淋盲區增設小揚程噴淋頭、微噴帶,實現了噴淋全覆蓋;
——根據山體不同區域特點,采取針對性補綠措施,在矸石山西側、南側山底種植楊樹 500 棵,在矸石山南側、東側平臺及繞山路種植刺槐900棵、火炬2000棵、小龍柏2000棵、爬墻虎3500株、側柏300棵;
——堅持“誰種植,誰受益”原則,種植南瓜、洋姜等植物,實現矸石山綠化和經濟效益雙提升;
——根據季節、溫度的變化及時調整矸石山噴淋頻次和噴淋時間,防止蒸汽灼傷綠植,并適當延長澆灌時間,保證植被水分充足。
(峰峰集團九龍礦 劉文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