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這邊獨好
——冀中股份梧桐莊礦持續打造綠色礦山紀實
道路兩旁的法桐樹整齊有序地排成行,迎來送往上下班的職工;秋實廣場的梨花、牡丹花、月季花競相開放,為礦區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礦區成片的綠樹編織出厚厚的綠蔭,蕩漾起綠色波濤,趕走職工們的焦躁和疲憊……春末夏初,冀中股份梧桐莊礦廠區環境呈現出綠色的主基調。
近年來,該礦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始終把綠色發展與保障職工生命健康,提高職工幸福指數緊密聯系在一起,將生態文明建設與安全生產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堅守生態安全底線,將“綠色發展之花”開遍礦區大地。
宜業宜居繪就綠美梧桐
“綠樹成蔭,四季常綠,每天不定時保潔,清掃車、灑水車奔忙于礦區主干道,礦區由內及外都展示著整潔優美的姿態。景色美、環境好、空氣新,心情都豁然開朗,在這種環境下工作格外開心。”說起礦區的環境,綜掘二區職工張振平眉角含笑,合不攏嘴。
移步皆是景,舉目滿眼春。該礦為礦區內植被花卉添了“身份證”,明確了責任人,實施精細化、網格化、長效化管理,配置養植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負責植被栽種、良種繁育、病蟲害防治、修剪、養護及日常巡視檢查。為更好保護樹木,美化環境,安裝200余個綠色樹坑蓋板,美化道路兩側景觀的同時避免了樹坑泥土裸露和揚塵污染。按照“全礦一片綠”的目標,緊抓有利時機,做好綠化養護管理工作,“見縫插綠”補種各種綠植,形成以礦區主干道綠化為框架、顏色豐富的花樹為點綴、喬木灌木穿插搭配的綠色生態系統。礦區綠化率已達62%以上,實現了“開窗見綠、出門進園、四季有綠、季季花香”的宜人景象,營造了愜意舒心的工作、生活環境。
據了解,該礦僅3月份以來,在礦區內共補栽松樹25棵、石楠球10棵、冬青600余棵;在秋實廣場栽種蘋果、梨、葡萄、柿子等果樹400余棵,全面促進了廠區整體環境提檔升級。
“鮮花伴路、綠樹成蔭、花草蔥蘢、蜂歌蝶舞,遠處鳥兒啼鳴不絕于耳……”走在梧桐莊礦廠區內,不禁被眼前美景吸引。
黑色記憶變身綠色希望
“今年春季以來,我們在矸石山補種了種植火炬樹3000余棵、側柏500余棵,覆土3500余方,安裝魚鱗板3000余塊,定期派專人對植被進行培土、圍堰、澆水,先后施肥20余噸,確保綠植健康生長。”該礦綜合管理科副科長呂志超介紹道。
該礦堅持“山上山下同步綠化”的總體治理思路,制定《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優化矸石山布局,持續推進綜合治理,“量身定做”一山一策綠色治理實施方案,根據矸石山現狀,完成種植盆栽爬山虎、火炬樹、冬青、側柏、各類皮扁豆、荊棘條等植物,綠化面積達到5萬平方米。優化大塊矸石斜坡種植的固土措施、加強植被養護,確保綠植成活率。進一步增加綠化覆蓋率和植物多樣性,構建了“一山兩面”整體綠化格局,形成了矸石山春青、夏綠、秋紅的獨特景觀。
“下一步,我們將根據《煤矸石綜合利用設計方案》,加強政策研究,通過成分檢測和現場試驗,多途徑尋求對矸石綜合利用,使其變廢為寶,實現矸石山不增量,在減少污染排放的同時,增加了經濟和社會效益。”該礦節能環保部技術主管李夏滿懷信心地說道。
精細管控厚植生態底蘊
該礦嚴格落實無組織治理“一廠一策”要求,按照日、周、月檢計劃分時段檢查棚化設施的密閉性以及除塵器、抑塵設施的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正常使用。進一步增強除塵器集氣罩的密閉性,定期進行卸灰作業,確保達到環保要求。保持煤場、筒倉、裝車站地磅房和鐵路運輸線路的衛生整潔,加強活煤、浮煤的清理,做好裝車抑塵和日常灑水抑塵工作,保證裝車不揚塵且地面濕潤。強化施工現場揚塵管控,嚴格做到做到施工現場周邊圍擋、物料堆放覆蓋、出入車輛沖洗、路面硬化、拆除濕式作業、車輛密閉運輸“六個百分百”。加強環保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堅持“源頭控制、超前預防”,建立污染源問題清單,做到底數清楚,臺賬管理;對各類隱患開展拉網式排查,強化分區包片,專人負責;加強隱患排查的閉環管理,實行驗收銷號,盯緊整改落實。截至目前,共開展隱患排查24次,發現問題40條,均完成整改銷號。
“沒有來煤礦之前,在我的印象里,煤礦就是灰塵漫天,來到這里之后才發現,原來煤礦也可以像公園一樣漂亮。”新職工付云龍談起自己的感受。
地下烏金滾滾,地上綠意濃濃。如今,綠色,是梧桐莊礦高質量發展的動人色彩,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職工生活更幸福、健康、安逸的景象不斷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吸引著更多人的目光。
(冀中股份梧桐莊礦 索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