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來源:中國煤炭報
冀中能源股份公司東龐礦推進科區自主培訓
3月17日,筆者見到孟增國的時候,他心情不錯。“我心中的難事,有招了!”孟增國高興地說。
孟增國現任冀中能源股份公司東龐礦綜采二隊黨支部書記,此前曾是技術科副科長,畫圖、看圖紙、下井指導區隊職工,都是一把好手。這次到了一線區隊,孟增國卻“犯了難”:手下職工素質參差不齊,有的崗位還缺少熟練工,制約著區隊發展。
其實,面對日益復雜的井下開采條件與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求,如何培養人才是東龐礦上下都關心的課題。該礦在加強礦級專項培訓的同時,積極推進區科自主培訓,旨在打造專業素質過硬的職工隊伍。孟增國借著這股“東風”,開始“練兵”。
自主培訓要有方向、有重點。孟增國首先根據該隊實際,確定主要的培訓工種為液壓支架工、機組司機、采掘電鉗工、泵工,再將隊內職工分為崗位高手、熟練工、新手三檔。在此基礎上,詳細制定自主培訓方案。
根據方案,該隊積極挖掘自身資源。張建增、張云超等技術能手發揮“傳、幫、帶”作用,每位師父帶兩名徒弟,提高新手的業務技能和操作水平;王同亮、史文濤等工作能力突出的職工利用每周三、周五職工會登臺講課……
為了調動職工學習積極性,孟增國充分發揮帶頭作用:利用微信群發布師帶徒學習內容、檢查徒弟的作業以及學習小結、帶頭參加礦上組織的專項培訓、學習此前不熟悉的崗位知識。“我這么積極,職工也不好意思糊弄我。”孟增國笑著說。
除了不斷挖掘內潛外,孟增國還積極學習其他區隊的特色培訓方法。開拓三區利用微信、QQ等平臺上傳學習資料,監督職工在線學習;機電安裝隊組織職工開展技術比武活動,以賽促學,引導職工將所學技能應用到實際工作中;西龐井通風科組織井下小課堂,技術能手手把手現場教學,提高培訓的實用性……
“區隊是最好的‘練兵場’,不但明白職工需要學什么,還能讓職工學有所用、學有所成,為企業發展‘定制’人才。”該礦黨委書記王鋒道出了區科自主培訓的重要性。
“之后我們還要開展區隊技術業務論壇、‘崗位展風采’等活動,把‘兵’練好練精!”孟增國指著培訓方案興奮地說。
(張明坤 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