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以致遠
——冀中股份強化經營管控助力降本增效側記
抓效益沒有旁觀者,每個人都是參與者。冀中股份全面落實“雙穩雙提一增一降”六大重點工作,緊緊圍繞制約降本增效主要問題,從精細管理中要效益,深挖創新創效潛力,進一步牽緊成本管控“牛鼻子”,讓企業經營“一路生花”。
“看得遠”的全面預算
“現在就是買個螺絲釘,也要進行預算,這樣才能嚴格把控現場操作過程中的每個細小環節,最大限度地降低材料消耗,將預算把控在合理范圍內。凡事預測立,不預則廢嘛。”邢東礦綜采區工房職工高晶亮一邊摁著計算器,一邊感慨著。
今年以來,冀中股份牢固樹立“成本致勝”理念,完善經營責任目標體系,持續加強定額和全面預算管理,通過從計劃、統計、分析、改進、考核環節強化精細管控,推進基層單位生產經營數據持續優化,實現節支增效。
萬年礦始終像抓安全一樣抓成本管理,通過剛性執行成本預算,輔助單位在上年度指標基礎上下調15%,回收復用材料價值274.3萬元。章村礦強化8項成本和費用管理,先后提出解決了“加強設備外委及自修質量嚴把維修成本”、“規范材料領用工作流程”、“電廠停產期間人員分配管理”等20多項問題,截至目前,各項費用支出保持較低水平。冀中新材不斷優化定額設計,單位制造成本較計劃降低7%。顯德汪礦制修中心主動聯系邯峰地區設備調配業務,進一步擴大了閑置設備的調撥范圍,最大限度釋放庫存,有效提升了整體效益。
“看不見”的技術效能
走進東龐礦職工創新工作室,只見青年創客袁占國和范永哲正在和小組成員討論技術方案。
“每周我們都會在這里開展施工方案優化討論,可別小看這樣討論會,在生產中可省了我們不少事,就拿改造端頭進行液壓支架放頂作業來說,僅用5分鐘就完成了。這要放在以前,得3個人花半小時才能完成。”袁占國說。
“設計上的浪費是最大的浪費。”如何最大限度地把優質資源應采盡采,全力挖潛安全經濟可采儲量,冀中股份聚焦“三優三減一提高”的思路優化開采布局,重點對設計、工藝、技術、裝備等進行優化,開展技術攻關,改進生產工藝,推廣應用新技術新設備,著力破解制約礦井安全生產的難題,打造簡約高效生產模式。東龐礦科學論證,主動調整采掘順序,通過補充部分巷道將9216A工作面和9216外合并為一個工作面,不僅省去了工作面拆除安裝費用,還可多回收三角煤及巷道煤柱等煤炭資源近4.8萬噸,創效逾千萬元。郭二莊礦實施“小煤柱沿空掘進”技術,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把15米煤柱降低至3米,增加了工作面開采寬度,多采出優質資源2.4萬噸,增收960萬元。章村礦通過設計一條聯絡巷,解決了工作面層間距近,外部運料系統布置困難的問題,在運料系統合理布置的情況下,減少了巖巷掘進工程量114.7米,節省開掘工程費用90萬元。
“看得見”的過程管控
“7.5KW移動泵站原裝自控液壓閥組購置價格昂貴,每件7316元。咱們自己動手,通過液壓系統改進,每臺移動泵站就能節約資金6521元。”在邢臺礦機修廠,廠長簡博和職工們則一起算起了增收節支的經濟賬。
冀中股份既在“控”上下功夫,又在“挖”上做文章,持續深入開展“自主維修、修舊利廢”活動,堅持把節約挖潛的角延伸到每個崗位、每名職工,引導職工挖掘廢舊物資“含金量”,在源頭上做實做細成本管控,為進一步提高物資利用率、回收率,規范修舊利廢管理工作,降低材料費投入,提高企業運營質效。
梧桐莊礦制定出臺激勵政策,以經濟杠桿激發技術尖兵、能工巧匠主動維修設備設施積極性和主動性。截至目前,共自修開關、水泵等設備約1600臺/套,節省外委維修資金約百萬元以上;邢臺礦開展“廢舊物資再利用”工作,廢舊錨桿變身為自制S鉤,廢舊皮則被制作成“皮制水槽”“皮制鋼帶”“擋矸皮子”等實用工具。據統計,各項廢物利用項目合計創效達107萬元。內蒙古公司盛鑫煤業堅持能自修的絕不外委,能用舊的絕不買新,最大限度降低生產成本,今年以來節約資金22萬元。
(冀中股份宣傳部 張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