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劍
——冀中股份聚隆化工40萬噸PVC項目建設紀實
十年,只是歷史長河的一瞬間。但是對聚隆化工人來說,卻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
2022年6月29日,冀中股份聚隆化工隆重舉行40萬噸PVC項目投產儀式,標志著項目成功投產,“建設百億級氯堿產業園”戰略目標邁出堅實的一步。
這一刻,仿佛能夠看到3600個日夜永不放棄、一路奔波跋涉的奮斗身影;
這一該,仿佛可以聽到這片創業熱土上自強不息、十年艱苦創業的鏗鏘樂章……
十年初心堅如磐
40萬噸PVC項目是原滄州化工在建項目,2002年立項,2004年始建,2005年停建。 2012年聚隆化工啟動項目續建,2022年建成投產,項目占地63萬平方米,先后投入建設資金30余億元。
十年續建,舉步維艱。
當續建的扉頁掀開,聚隆化工干部職工發現,擱置將近10年,項目千瘡百孔,現實遠遠要比想象艱難。
40萬噸PVC項目,包括40萬噸VCM裝置、40萬噸PVC裝置、20萬噸燒堿裝置,乙稀、二氯乙烷長輸管線,化學品罐區等子項。
2012年項目啟動續建之初,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就是確定續建方案。是整體建設還是分步實施?怎樣才能最大限度盤活資產?怎樣才能達到最佳效益?這些問題始終盤亙在決策者和建設者的腦海中。
聚隆化工選擇讓數據分析說話。從原料市場到產品市場,從投資到收益,從40萬噸項目本身到與23萬噸裝置對接……在整體建設和分步實施之間,10個阿拉伯數字被無數次的組合、運算、分析。到底分析了多少次,到底推翻了多少次,到底修改了多少次,已經沒有人記得清了。最終,海量的數據顯示,整體建設更具優勢。
2012年12月8日,由行業資深專家和技術專利商組成的專家組齊聚滄州,對該方案的先進性和整體建設與分步實施的對比進行論證。專家一致認為:項目技術處于國內先進水平,符合行業發展方向,整體實施方案,更有利于原料的靈活選擇,可保障建成投產后效益最大化。
專家意見一錘定音,冀中能源集團、冀中股份公司完成頂層設計,項目續建定調開篇!
一切為了企業生存發展!
一切為了職工利益!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各級政府持續高度關注,把冀中能源化工板塊量級做大、能級做強、品級做優,打造成為滄州市現代化臨港工業體系的重要支撐——這是政府賦予40萬噸PVC項目的厚望與責任;冀中能源集團,冀中股份傾心謀劃,2018年,時任冀中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的楊印朝發出了“抓緊40萬噸PVC項目建設,守住63萬噸PVC產能”的動員令。2019年,冀中股份職代會進一步明確了化工產業要“興”的戰略定位。2022年,冀中能源集團,細化“三步走”思路,打造煤化工、鹽化工、玻纖新材3個百億級化工業務集群,更是把聚隆化工40萬噸PVC項目納入集團整體發展藍圖;聚隆化工干部職工從未放棄,2000名職工,上千個家庭深知,只有上項目,企業才能從“活下去”,走向“好起來”,才能迅速壯大實力,才能扭轉在行業中的被動局面,才能保證企業和員工的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
40萬噸PVC項目建設團隊有召必應,當項目續建的號角吹響,設備、技術、工藝、儀表、電氣、基建……各個專業人員迅速集結,不言來處,不問歸途,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十年風云變幻,十年歷經磨難。但是,參與項目決策、跑辦和建設的所有人,把項目建成的初心從未改變。
為有犧牲多壯志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方案確定后,難題一個接著一個,個中艱辛,難以言表。
首先是離項目實施建設,還差著一個設計的工程化過程。
因為項目從始建到續建,近十年的間隔,國家相關建設規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對40萬噸PVC項目影響最大的是新規中土建結構提高了抗震標準,抗震余量較舊規增加15%。這就意味著如果按照新規執行,所有的已建建筑、構筑物需要推掉重建,非標設備需要重新設計,前期投入將付之東流,建設工期大大延長,項目投資大幅提高。這些,都是企業無法接受也無法承擔的。
難道新舊規范之間的差異真的成為設計續接不可逾越的障礙?難道就讓設計續接影響項目進度甚至項目建設?
建設團隊面對無法更改的規范,轉變思路,逆向思維,從研究當地的地質條件入手,對該地區所處地理板塊、地震級別、震發頻次反復論證分析,最后認定:對于滄州這個不處于地震帶的地區而言,舊規抗震標準完全可以承受當地震級。
找準了問題的關鍵,解決的思路也躍然而出。對于土建結構,以有利于本質安全為原則,已建部分維持舊規,需新建部分按照新規設計;對于非標設備,以有利于項目進度為原則,由設備制作商按照新規制作;而對于電氣儀表等專業,以有利于節能環保、成本降低為原則,重要且必要的按新規調整,錦上添花的不再修改。
這一思路得到了所有設計單位的高度評價和一致認同,這一思路為新舊規范銜接找到了契合,這一思路為項目設計續接找到了突破,打開了局面。
從2004年,到2012年,整整8年時間,曾經荒蕪的渤海新區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新的難題也隨之而來。40萬噸PVC項目子項之一,長輸管線原有路由不得不被迫放棄。
2013年3月,河北省滄州市渤海新區規劃局重新制定長輸管線路由方案,該方案需要穿越原神華港務公司(現國能港務公司,下同)、沿海高速、朔黃鐵路、邯黃鐵路,同時還要通過由豐年蟲管理站下屬的多個蝦池,并需租用海豐船舶公司、華海市政、興化公司等三家單位25公里管廊,管線全長40余公里。要在這樣地形復雜、鋪設距離長、涉及單位多的條件下實施項目建設,第一道關口就是要獲得沿途所有單位對路由的確認,困難可想而知。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作為40萬噸PVC項目原料輸送大動脈,沒有長輸管線,即使項目建設完成,也處于斷炊斷糧狀態,無法正常投料生產,而以項目建設帶動企業持續發展的愿景也將功虧一簣。
2013年,青島“11·22”中石化東黃輸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別重大事故,讓原神華港務公司對管線穿越管轄區更為審慎。通過朔黃鐵路和原神華港務公司成了長輸管線通關路上難啃的兩塊“硬骨頭”。
乘眾人之智,則無不任;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冀中能源集團領導主持協調,冀中股份領導親自拜訪政府主要領導。渤海新區成立長輸管線專門推進小組,綜合協調會、專題協調會、點對點協調會,每周調度會堅持了將近兩年,光是為長輸管線組織的專門協調會多達十幾次。
建設團隊建立專門小組,穿越現場,實地勘察,對照問題,研究規范,與兩大公司耐心溝通,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2014年12月18日,穿越朔黃鐵路安全論證會在石家莊召開。2015年3月17日,聚隆化工長輸管線穿越原神華港務公司設計方案安全論證會召開,專家組簽署同意意見。
從2013年3月新路由確定,到敲定長輸管線穿越原神華港務公司論證會召開,用了整整兩年時間;完成長輸管線的所有手續審批,又用了將近4年半的時間。聚隆化工終于邁出了長輸管線建設的第一步。
而這一步,在別人看來,也許已是關山飛渡,而在于聚隆化工的建設者,卻是萬水千山!
長輸管線的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車載梗阻難題又擺在了建設者面前。
40萬噸PVC項目原料乙烯、EDC原設計途徑為由船運至5萬噸化學品碼頭,經化學品罐區、長輸管線,送至廠區裝置。5萬噸化學品碼頭為原神華港務公司負責投資建設,滿足40萬噸PVC項目原料乙烯、EDC進口接卸需要。
然而,2010年5月,滄州市政府將原“液體化學品碼頭及罐區工程”更名為“液體化學品、油品碼頭及罐區工程”,自此,5萬噸化學品碼頭開始為園區煉油企業接卸原油。
2013年7月,聚隆化工與原神華港務公司簽署了《黃驊港液體化學品及油品碼頭工程合作協議書》,對5萬噸碼頭進行改造,安裝化學品卸料臂,補充辦理化學品碼頭營運有關手續。
都以為是柳暗花明,卻難料又山重水復。因安全規范提標升級,5萬噸碼頭改造終止。
通過汽車運輸,將原料乙稀送至聚隆化工化學品罐區,成為原料輸送暫時的破局之道。而這一思路實施的一個關鍵,就是運輸車輛需要通過原神華港務公司。征得原神華港務公司同意,成了又一個漫長之旅。
為了車載乙稀方案落地,聚隆化工兩個月完成消防檢測報告,壓力容器、管道檢測報告,防雷防靜電檢測報告,單機調試、聯動試車材料,安全設計變更;
為了車載乙稀方案落地,聚隆化工兩個月完成化學品罐區安全標識制作安裝,路面硬化,設備、電路、儀表檢查;
為了車載乙稀方案落地,聚隆化工兩個月提交《車載乙烯試生產方案可研報告》《化學品罐區試生產方案》《車載乙烯試生產方案》;
為了車載乙稀方案落地,兩次開展安全評估,滄州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河北省國資委致函國能集團,懇請盡快同意。
2021年10月28日,國能集團復函河北省國資委,原則同意乙烯槽車通過國能港務公司廠區方案,原料乙烯供給終于撥云見日,曙光乍現。
敢教日月換新天
玉經磨琢多成器,劍拔沉埋便倚天。解決了一個個“卡脖子”難題,各個專業團隊也成果顯現,喜報頻傳。
——進口設備檢驗團隊,面對700箱進口設備,抽調工藝、商務、供應等專業精英組成檢驗小組,明確工作原則,制定實施細節,邊檢驗,邊建賬,搬箱、拆箱、查看、檢驗、記錄、重新打包再包裝、分類、歸檔……進口設備全部各就各位。
——長輸管線建設團隊,解決了流沙層厚、施工難的問題;氫氣管道、天然氣管線、污水管線、海水管線、純水管線縱橫的問題;地下水位淺、無法降水的問題;穿越層都是建筑垃圾無法施工的問題。探索采用“二接一”的施工工藝,定向鉆施工辦法,淤泥地質填筑土方特定工藝,大大提高了建設效率,節約建設資金近1000萬元。2021年12月,40.6公里長輸管線全線鋪通,成為全國長度最長、難度最大首例工程。
——項目建設商務團隊,針對國外專利商無法繼續提供技術服務,原技術指導方案被迫推翻,進口設備尚未完全到貨的被動局面,打破常規,組建由8名韓國專家組成的專家團,一舉破解了技術專利商無法到場,項目無法開車的難題。憑借嫻熟的外語溝通能力與深厚的英文翻譯功底,電話、郵件、微信多渠道聯系,220余臺套剩余進口設備按時到廠,130臺套進口設備完成原廠檢維修,在全球疫情突發的狀態下,攻克了難關,完成了使命。
——電氣儀表團隊,針對信息集成技術難題,進行數據分析、優化組態數據、重新編制程序,增加40萬噸VCM裝置區DCS控制點340點,重新編寫40萬噸PVC裝置區順控程序486個,制作流程圖畫面73個,新增40萬噸VCM裝置區檢測儀表231臺套,罐區SIS系統1套,40萬噸PVC裝置區儀表6臺套,現場可燃氣毒氣報警器142臺,極大地提高了裝置安全運行能力,提升了裝置自動化、智能化水平。
十年臥薪嘗膽,十年夙興夜寐,新技術、新工藝、新規模正在全面發力,新面貌、新希望、新征程引導著聚隆化工破冰前行!
今天,40萬噸PVC項目,勝利竣工,投產運行,歐洲乙烯公司低溫直接氯化、乙烯氧氯化技術,懸浮法專利技術,德西尼布EDC裂解技術,輻射和拉動了聚隆化工整體工藝裝備水平。
今天,40萬噸PVC項目,勝利竣工,投產運行,聚隆化工從此擁有多條PVC生產線,工藝可控,原料可選,產品更豐富,生產更靈活,企業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
今天,40萬噸PVC項目,勝利竣工,投產運行,聚隆化工將充分利用園區產業集群優勢,與周邊企業形成產業聯動,資源共享格局,成為園區循環經濟鏈條上重要一環,節能減排效果顯著。
今天,40萬噸PVC項目,勝利竣工,投產運行,聚隆化工將年增加銷售收入33.6億元,利稅4.8億元,完善產業鏈價值鏈,企業發展、貢獻社會、惠及職工的基礎更為夯實穩定。
踔厲奮發向未來
志存高遠,方能行穩致遠。
隨著石化產業調結構控產能,《水俁公約》生效,PVC下游需求以每年2%-5%速度遞增,氯堿行業整體持續向好、后市強勁,氯堿行業將迎來新的更多發展機遇。冀中能源集團在“1346”發展戰略中將新材料化工版塊為企業四大產業板塊之一,并明確提出打造百億級氯堿產業園。而當前金牛玻纖和冀中新材良好的發展態勢,更加堅定了轉型升級、做大做強的信心和決心。
夯實管理基礎,堅守安全生產底線,強化運行管控,深化績效考核,確保生產裝置安全、平穩、高效運行;
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強力推進40萬噸PVC項目聯合試運行,爭取早出產品、出好產品;
加大跑辦力度,加快推進5萬噸液化碼頭、30萬噸燒堿等補鏈、強鏈工程,優化產品結構、促進產業升級……
“十四五”期間,聚隆化工將依托冀中能源集團的強大實力和所處渤海新區的區位優勢,以PVC生產為主線,以項目補短板,優化工藝路線,實現原料自給或來源多元化。PVC產量達到63萬噸/年,新上36萬噸/年乙烯高溫直接氯化生產EDC裝置,配套30萬噸/年離子膜裝置,傾力打造“裝置自身優化運行,具有核心競爭力和發展潛能”的全新聚隆化工,全力建成行業領先、國內知名、效益良好、競爭力強、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大型化工企業。
“下一步,我們將在冀中能源集團和冀中股份公司的支持下,抓住當前的氯堿行業的有利時機,利用渤海新區的區位優勢,積極打造百億級的氯堿產業園,把我們的化工板塊量級做大、能級做強、品級做優。”聚隆化工黨委書記、執行董事葛汝增對未來信心百倍。
建設“百億級氯堿產業園”,打造全新現代化大型化工企業,聚隆化工蓄勢待發,未來可期!
(冀中股份聚隆化工 楊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