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峰峰集團邯選廠“雙子煤倉”助力大精煤戰略
1月底,冀中能源峰峰集團邯鄲洗選廠新建的兩個原煤倉猶如璀璨的“雙子星”,高高矗立在手選樓西側。至此,歷時6個月、設計能力達3500噸的原煤緩沖倉改造升級項目圓滿落成,正式投入使用,為企業提高精煤質量創造了有利條件。
一直以來,該廠原煤緩沖倉及受煤坑總容量為5200噸,當原煤進廠量超過2勾時,車輛排空周轉受到了極大影響,無法完全實現“避峰填谷”計劃開車,導致用電成本增加。同時,因生產時間不能確定,崗位人員需隨時待命,造成生產工效低、人力資源浪費,無法實現預防性檢修,機電維修成本呈“幾何式”增長。
針對制約精煤生產的“卡脖子”問題,該廠克服疫情期間機械、材料、人員進場難,疫情防控壓力大等諸多困難,積極安排部署、對接協調,全面吹響了原煤緩沖倉升級改造的“號角”。
為達到有效利用現有設備,生產、改造同時進行的目的,經過多方論證,該廠決定在手選樓西側新建兩個占地面積為466.2平方米的圓筒倉,與方型倉相比,具有容量大、投資小、施工簡單、工期短等優勢。期間,為解決原煤倉粘壁、給煤機下料不暢、加量不穩等問題,他們將側卸活化振動給料機下料口由“水平式”改為“垂直式”,并加裝了鏡面不銹鋼內襯板,保證了原煤穩定加量。此外,該廠運用變頻及電動液壓閘板控制加煤量,實現了精準控制、靈活操控。為實現新老設備工藝有序銜接,該廠將原2臺刮板運輸機長度由35米延長至70米,新倉下方2臺帶式輸送機由66米延長至101米,同時增設了12臺1000×800液壓平閘門,為8個倉口配套安裝了卸活化振動給煤機,提高了生產效率。
在此基礎上,該廠創新開發了Yunplc遠程控制平臺,可隨時觀察設備運行狀態,實現了現場運行數據的快速集中和實時采集,為設備安全運轉提供了遠程故障診斷技術保障。管理人員使用手機遠程控制Yunplc,便可完成對設備參數的設置調整、修復故障等,在“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上邁出了堅實步伐,實現了企業智能化升級。
伴隨著原煤緩沖倉擴容升級,該廠生產組織將進入一個全新模式。原煤倉儲能力由5200噸提升至8700噸,擴容率達40%以上,進一步提高了路運能力和車輛周轉率,生產車間只安排夜班生產,白班保留必要的現場維護人員,可減少崗位人員約30人,年可降低成本200余萬元,此外生產時間也完全可控,用電時間避峰填谷,按照高、低電價差0.3元/千瓦時計算,每年可節約電費143萬元。
(冀中能源峰峰集團邯鄲洗選廠 張紫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