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綠”而行,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冀中能源邢礦集團凱川礦綠色礦山建設紀實
多年來,在礦井建設生產過程中,冀中能源邢礦集團凱川礦積極響應國家及山西省綠色礦山建設總體要求,統籌協調礦產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礦井綠色發展、和諧發展,連續多年被評為節能工作先進集體、環保工作先進集體、安全工作先進集體和創新工作先進單位。
提高站位 規范綠色管理
為促進礦產資源開發和生態環境相協調,實現礦井開發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凱川礦領導高度重視綠色礦山創建工作,成立了以董事長為組長的創綠機構,明確責任分工及考核細則,編制了《綠色礦山建設考核管理辦法》《綠色礦山建設規劃》《礦山開發治理方案》,有效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持續發展。
瞄準綠色生態礦井建設,凱川礦始終堅持“依法生產、保護環境”的辦礦宗旨,按照“開發與保護并重,發展與利用同步”的要求,堅決落實生態恢復治理和場區環境美化措施,建立與周邊自然環境相協調的人工重建生態系統。在資源開發利用方面,凱川礦按照山西省產業政策要求,在建設過程中嚴格落實建設項目“三同時”管理制度,環境保護、水土保持、安全與勞動衛生等各項設計文件齊全并通過評審備案,根據設計文件及批復文件要求,認真落實各項防治措施。礦井成立以來,未發生一般以上的突發環境事件,未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環保、職業病防治工作可控在控。
環保是企業健康高效發展的原動力。凱川礦積極加入并自覺遵守《綠色礦業公約》,制定和完善了生產管理、技術管理、安全管理、職業衛生管理、設備管理、環保(含生態恢復、節能減排、土地復墾)管理、資源勘查開發利用等制度,使企業管理實現制度化、規范化。
撒“環保種” 精耕“山青水秀”
如今的凱川礦,礦區天空湛藍如洗,綠樹紅花交相輝映,一排排整齊的辦公樓佇立在綠色礦山中,好一派欣欣向榮,好一幅礦山如此多嬌的美景。
為了給員工提供舒適干凈、溫馨怡人的生活生產環境,凱川礦按生產區、生態區、管理區、生活區的功能分區對礦容礦貌進行了綠色整治。生產區按要求設置提示牌、警示牌、說明牌等各類標牌,生產設備、物資規范管理,道路規范整潔、臺階幫齊底平,通過精細化管理,做到安全、規范、美觀;對矸石場區域進行表土覆蓋、整平;對采空區,落實復墾造地、生態恢復措施,做到“邊開發、邊治理”,努力打造與周邊景觀相協調的生態景觀;管理區實行定置化、系統化管理,地面運輸、供水、供電等配套設施齊全,綠化、硬化措施布局合理,場地、建筑分布妥當,建構筑物定期維護、粉刷,宣傳櫥窗、標語、展板等規范設置,辦公區、庫房區、綠化區均有專項管理制度、專職科室負責,動態保持干凈整潔的場區環境;員工宿舍、食堂、澡堂、洗衣房等設施齊全,設置專人負責衛生保潔。
此外,凱川礦認真履行礦山地質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和土地復墾義務,先后累計投入3200余萬元,用以進行地面塌陷、地質環境監測、清理河道、土地復墾、砌體拆除、清運垃圾、土地翻耕、修建道路、矸石山覆土和綠化等治理工程,積極對標各項創綠舉措,推動礦山綠色建設深入推進。
科技創新 引領低碳生態
讓科技引領礦山綠色前行,凱川礦大力實施科技興企戰略,積極開展科技創新課題研究,將研究成果應用于采掘生產、采礦設計、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等多個領域,逐步提高礦井科技化、綠色化運管能力。
凱川礦主井至洗煤廠運輸距離1公里,為解決煤塵污染,他們積極建成了主井至洗煤廠的管狀帶式輸送機系統,在節省成本的同時,有效避免了原煤漏煤、灑煤等情況的發生,徹底解決原煤運輸造成的揚塵困擾,真正實現了“出煤不見煤,原煤不落地”的目標。
為節能降碳,引領低碳綠色新風尚,凱川礦升級工藝,改造投用了電磁鍋爐,大力應用變頻技術與蓄能技術,使制熱效率更加穩定;利用夜晚的谷電把水加熱到85℃以內熱水,通過3座保溫水箱進行儲存利用,使礦山更加綠色環保,更加節能減排。
以“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為原則,凱川礦積極開展工作面調斜開采、大巷煤柱回收應用、風化帶下開采技術研究等科研項目,持續開展工作面設計優化、先進采掘工藝應用,大力提高井下煤炭資源回收率,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浪費。
為實現碧水藍天,推進礦山綠色智能化發展,凱川礦不斷加大信息化基礎設施和安全生產科技裝備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信息化基礎設施和安全生產科技裝備的投入力度,成立智能化建設工作領導組,建立協調聯動機制,建立協調聯動機制,向著綠色礦山智能化掘進工作面建設目標闊步前進。
保護生態環境,堅持向“綠”而行,凱川礦全體干部職工以開采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企業管理規范化、生產工藝環保化、礦山環境生態化、企業社區和諧化為全新的礦業發展模式,團結戰斗、銳意進取、求真務實,為企業做優做強注入強大的動力,用奮斗譜寫綠色礦山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冀中能源邢礦集團凱川礦 王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