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峰峰集團:創新與幸福同框
創新是引領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有力武器。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峰峰集團將“創新”寫入戰略方針,列入七大專項攻堅行動,并將2021年定為企業“創新年”,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突出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大眾創新,依靠創新破解發展難題,通過發展謀求職工幸福。
“我們要從政策導向上,鼓勵創新、激勵創新、獎勵創新。工資取消單項獎,實行‘崗位工資+績效工資+創新創效工資’制,讓創新者增收入、讓創效者得實惠。”峰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存玉說。
該集團不斷加強管理體系創新,為干部職工干事創業提供根本保障。“1661”領導班子建設標準、“666”黨委書記抓黨建新模式、“十好”礦(廠)長、“十一個不能提拔”……一條條標準更高、要求更嚴的管理理念,強化了黨員領導干部守土盡責的擔當意識,激發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昂揚斗志。“一型六制”干部人才管理體系、“13589”安全管控體系……一個個緊貼實際、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創新,進一步錘煉了干部作風、提高了隊伍素質,夯實了安全根基、積蓄了發展動能。設立創新創效工資,加大安全工資比重……薪酬管理機制的創新舉措,讓干部職工保安全、強創新、抓創效的熱情空前高漲。
“過去,我們在潮濕昏暗的選矸樓皮帶旁,通過手撿篩分矸石、雜物,不僅工作環境差,勞動強度還大。”冀中能源峰峰集團羊東礦營選科煤臺職工張貴霞回憶道。“現在,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控制室里,通過操控電腦就能實現煤矸分離,TDS智能選矸系統不但讓我們告別了苦臟險累的工作環境,而且實現了體面勞動,舒心工作”。
該集團不斷深化創新驅動戰略,積極推廣“四新”應用,大力實施“五效”管理,不斷提升企業機械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深化實施“6662+4”作業制、“四六”工作制、“一小時工作圈”等創新舉措,進一步降低職工勞動強度,縮減作業時間,真正做到了讓機器多干活,讓數據多跑路,讓環境更安全,讓職工更幸福。
“我是黨員我帶頭,破解難題當先鋒。”一個個黨員困難面前勇擔當,上半年解題2667項、創效1.26億元的耀眼成績單,讓“萬名黨員解萬題”成為峰峰集團黨建引領發展的鮮紅名片。
“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有利于解決問題就是創新”的理念,讓創新成為了一種風尚,大眾創新、全員創效的氛圍空前濃厚。
梧桐莊礦針對主井底液壓站多次發生油缸漏油等情況,充分發揮“大國工匠”張玉芳創新團隊技術優勢,自主設計一套報警裝置,有效避免了油缸缺油或油管損壞等各類事故發生,為主井原煤提升贏得寶貴時間,每年可多提升煤炭2200噸。
九龍礦把“瓦斯抽放量當作煤炭產量”來對待,通過地面打鉆水射流壓裂、地面抽采技術的應用,采取“地面永久抽采、井下臨時抽采”舉措,實現了瓦斯提前釋放,不僅降低了突出風險,抽出的瓦斯壓縮后還可出售,經濟效益可觀。
萬年礦組織懂技術、精業務的技術人才擔任創新導師,組建不同層次的創新工作室,嚴格落實“責任考核到位、獎罰激勵到位”“雙到位”政策,激發了干部職工創新熱情。上半年,累積完成創新創效成果65項、“五小”成果80余項,直接創造經濟效益達100余萬元。
安全是最大的幸福。辛安礦通過對密閉墻抽放及導管稀釋瓦斯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有效解決了密閉墻受巷壓后頂板裂隙向墻外涌出瓦斯現象,不僅保障了通風安全,全年還可節省材料費用19.6萬元。
大淑村礦緊密圍繞保安、降本、提效工作主線,加大創新力度,制定激勵政策,先后出臺下發了《技術管理體系》《科技創新管理規定》等6項科技創新管理文件,收集全礦創新創效項目375項,其中75項已在實際生產中應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峰峰集團宣傳部 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