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股份馳而不息推動智能化礦山建設
5月31日,冀中股份邢東礦矸石充填投料系統正式啟動,標志著該礦規模化矸石充填系統全面運行,為礦井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們從生產組織、技術保障、裝備工藝等多方面齊頭并進,將智能礦山、綠色礦山技術與整體項目建設有機融合,奮力探索出一條綠色、智能、高效的充填開采之路。”該礦礦長吳紅林介紹說,目前,矸石儲倉儲料倉車間、投料孔車間、投運料地下皮帶走廊、沖車系統等土建工程已全部建設完工。
智能化礦山建設,冀中股份的腳步正在加快。近年來,該公司緊盯高質量發展目標,立足自身實際,大力推動智能化技術與煤炭產業融合發展,穩步推進礦井生產智能化改造,一張更有效、更高效的智能化礦山建設藍圖逐漸顯現。
5月24日,在東龐礦21110工作面,安檢員白彥海拿出“手機”,對現場安全生產情況進行拍照錄像,“在辦公室打開電腦,就能看到井下各項安全管理信息的開展情況,數據掌握更精確、更全面、更及時。”“8341+”云平臺、瓦斯預警、礦井水風險防控、人員定位……一系列信息化、智能化手段的推廣應用,使冀中股份監管效能大幅提升。
章村礦2下3103工作面是冀中股份首個自動化工作面,薄煤開采、斷層頻發、頂板破碎,復雜的地質條件時刻威脅著職工的生命安全。“支架下活動高度不足1米,換做以前一班下來全靠爬,現在只需坐在電腦前,點點鼠標就可實現設備遠程操控。”采煤機司機小張因自動化綜采設備的應用受了益,從“臺前”轉到了“幕后”。“用設備將職工從危險的環境中解放出來,實現減人提效”,一直都是冀中股份建設智慧礦山的出發點與落腳點,他們實施“整合現有、引進成熟、創新突破”三步走,在東龐礦、邢東礦分別制定了“1+8”和“1+9”建設方案,試點推行,其他各礦因礦制宜,局部創新推進。
“只需輕輕按鍵就可以出煤了!”從“指望經驗”到“依靠知識”,從“指”采煤到“智”采煤,采煤方式的改變,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邢臺礦首個集電液控、沿空留巷、泵站集中供液的采煤工作面僅僅用了6個月就圓滿完成了回采任務。冀中股份為消除信息“孤島”,對現有主要生產系統進行全面梳理,用科技力量打破各個生產環節中存在的信息壁壘,為安全生產集控管理、生產集控決策分析、應對事故處理、應急救援等提供信息支撐。
(冀中股份宣傳部 張帆)